章邯乞降-《历代王朝更迭》
第(2/3)页
“为什么?”
“章邯与我有杀叔之仇,将军难道不知?”
司马欣道:“末将当然知道。但末将有几言相劝,请将军不要见怪。”
项羽道:“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吧!”
司马欣道:“章邯与大王之仇,乃公仇,非私仇也。章邯所杀者,乃楚国将军,而非大王叔父。试想,武信君若是击败了章邯,章邯还有命吗?”
项羽愕了一愕道:“这倒也是。”
司马欣话锋一转又道:“不知大王起兵,为了什么?”
项羽道:“这还用问,诛灭暴秦,复我楚国。”
司马欣颔首说道:“大王之言甚是,但不知大王想了没有,章邯现有兵马,尚有二十余万,且为精锐之师。大王定然要战,灭邯自然不成问题。兵法有言,斩敌一万,自损三千,若照此推算,大王这方死伤的将士,不会少于八万。大王爱兵如子,岂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八万将士白白送掉性命,此乃一不可拒;其二,章邯为秦大将,若是降了大王,命他西向攻秦,秦廷必然震动。且是,秦将如今多在犹豫观望,将军若连章邯也能赦免,必将望风归降,如此一来,暴秦不攻自亡。此乃不可拒二也。”
项羽击案说道:“好,很好!你的话很有几分道理。亚父,您说呢?”
范增在旁,已听多时,立马应道:“司马欣之言,句句是实,请大王勿虑!”
项羽把脸转向司马欣:“请您回去转告章邯,我允他来降,决不杀他!”遂与司马欣约定了受降的日期和地点。那地点就定在洹南,洹南乃殷商的故都,盘庚迁殷,即居于此。
到了受降之日,项羽引着许多将土及各国军帅,昂然前来,旌旗严整,甲杖鲜明,威武得了不得。章邯已在洹南等候,闻听项羽到了,慌忙下马,长跪道旁。及至项羽来到,一连叩了三个头,方才说道:“邯为秦臣,本思效忠秦室,怎奈赵高专权,二世昏聩,秦亡只在旦夕,邯不愿随之俱亡,故率众来降。大王天生神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次西去,定能诛灭暴秦,造福于民。关中之主,非大王莫属,邯前时因两军交战,误伤了武信君,现在想来,犹自痛心不已。现蒙大王宽宥,恩同再造,誓当竭力图效,借报深恩。”
说至此,章邯竟然呜咽起来,泪流满面。项羽忙道:“将军不必害怕。将军既知去逆效顺,我决不会因私废公,加害将军,只要将军能助我灭秦复楚,保你一生富贵。请将军听封!”
章邯铿声应道:“罪臣在!”
项羽略一思索说道:“封章邯为雍信君,留置楚营,参赞军戎。”这分明是明升暗降,夺了章邯兵权,但邯还得叩头谢恩。
项羽又道:“司马欣听封!”
司马欣跪在章邯身后,闻言,亦大声应道:“罪臣在!”
“拜汝为上将军,统率雍信君旧部,充吾先锋,西向攻秦。”
司马欣再拜而起。项羽又高声叫道:“众将士听令!”
众人哄然应曰:“末将在!”
“欢宴三日,拔寨击秦!”
“哇!”
众将士欢呼雀跃。过了三日,项羽拔寨西行,降者如蚁,沿途百姓更是箪食壶浆相迎于道,把个项羽乐得眉开眼笑,从早到晚忙于应酬,忙于接受贺拜,那路越走越慢,日行还不到三十里。行至新安,干脆屯兵不前,命虞子期前去彭城,迎接虞姬。为了怕范增说三道四,特意选了两个美女,送到他帐中。在楚军中,头脑比较管用的,除了范增之外,便是韩信,他作为一个郎中,每日无事可做,便以阅读各地的战报作为排遣。这一阅,使他了解了刘邦的行踪,看到了项羽的危机,几次欲面见项羽,陈述己见,想让他提高行军速度,抑或是派遣一支先锋部队,直捣咸阳,莫让刘邦占了先机。孰料,项羽一再推辞,拒而不见。于是,他草奏一章,呈给项羽,却石沉大海。不由得扼腕叹道:“这天下难道真的要归属无赖刘邦不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