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刀兵所向,尽皆屈服-《三国之黄巾无敌》


    第(3/3)页

    “眼下董贼野心未露,起兵讨伐恐非其时。”曹操摇头道,“待操找时机以献刀为名借机接近董贼,刺之以绝后患。”

    当下两人互道珍重,各自回府不提。

    。。。。。。。。。。。。。。。。。

    中平二年二月

    张宝以铁血手腕强迫冀州百姓进行了华夏史上极为罕见的大规模迁徙,冀州境内共有将近一百六十万人被迫迁入幽州之地,在定居燕国、范阳定居下来。

    大迁徙过后,冀州北部境内十室九空,千里之内渺无人烟,当然冀州境内并非全部迁徙,仅仅是北半部而已,如若全部迁徙,根本就没有那个时间,所以张宝果断放弃了南部之人。

    当然毫无疑问,这些百姓的大规模迁徙是一次极为冒险的行动。毫不夸张地说,大迁徙之路就是一条用白骨铺成的死亡之途,从根本上讲,这只能算是一次极为粗糙、失败可能姓高达九成九的移民工程,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居然最终成功了!

    将近一百六十万冀州百姓居然有百余万活着抵达了燕国、范阳二地方(许多年老体弱的老人还是不可避免地死去了),这白余万百姓中的绝大多数都熬到了第二年春上的小麦成熟,这不能不算是个天大的奇迹!

    纵观张宝的这次百万移民大迁徙,与西汉武帝时先后组织的移民屯边,就会现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本质的区别,才造就成了这次奇迹。

    武帝征中原百姓充实边塞,征的都是贫苦百姓,有田有地、有粮有产的士族门阀却是毫不动!遗憾的是,当时民间的绝大多数余粮和几乎所有的生活物资都集中在这些士族门阀的仓廪之中。

    接到圣旨后的中原百姓只能携带着那仅有的一点口粮、扶老携幼开始了人类史上最为惨烈和悲壮的长途迁移,在封建社会,百姓在完成长途迁徙时很难从政斧那里获得什么资助,既便有,也大多被中间的各级官员层层克扣光了。

    踏上征途的中原百姓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长途迁徙,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但张宝的百万移民大屯边却是完全不同。

    在冷血的张宝和心智极为理性的贾诩的眼里,根本就不存在士族门阀和贫苦百姓的区别,刀兵所向,不论贵贱贫富统统迁徙,违令不从者~~斩!而且,在大迁徙开始之前,大量屯积于士族门阀仓廪之中的存粮和生活物资一律充公,用来沿途提供百姓生活所需。

    并且,从冀州到幽州路途并不遥远,当时又是深冬之季,天气也不炎热,所以也没有爆大规模的瘟疫,种种因素相加,最终造就了这次罕见的奇迹。不过,身在其中的张宝却浑然不知自己正在创造奇迹。(未完待续。)


    第(3/3)页